时间: 2025-05-03 17:3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1:26
“三百篇”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三百个篇章或作品。在文学领域,它可能特指某个包含三百篇作品的集合,如《诗经》中的“三百篇”即指《诗经》共收录了305篇诗歌,通常简称为“三百篇”。
“三百篇”一词源于《诗经》的编纂,最初指的是《诗经》中收录的305篇诗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用于指代大量的文本或作品,其含义逐渐泛化。
在**文化中,《诗经》被视为经典,其“三百篇”代表了古代诗歌的精华,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到“三百篇”,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和历史沉淀,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庄严和厚重。
在个人学*中,我曾经深入研究过《诗经》中的“三百篇”,这些诗歌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我的文学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
在创作一首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三百篇”:
古韵悠长,三百篇诗经, 字字珠玑,流传千古情。 风雅颂,赋比兴, 文化之根,心灵之声。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学者在古朴的书房中,手持《诗经》,轻声吟诵“三百篇”,背景音乐是古琴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指某个文学作品的集合,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虽然没有“三百篇”的数量,但同样代表了该文化的文学高峰。
“三百篇”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数量的概念,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传承文化遗产。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百】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十个十。一百,100。
【引证】
《说文》-百,十十也。 、 《淮南子·时则》-律中百钟。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百辆之迎、 百日、 百户
3.
【篇】
(形声。从竹,扁声。本义:竹简)。
同本义;简册。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为保持前后完整,用绳子或皮条编集在一起称为“篇”。
【引证】
《说文》-篇,书也。…谓书于简册可编者也。 、 《论衡·书说》-著文为篇。 、 《汉书·公孙宏传》-著之于篇。 、 《游天台山赋》-故事绝于常篇。
【组词】
篇翰、 篇卷、 篇册、 篇典、 篇秩、 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