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1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11:17
“乌兰布和沙漠”是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沙漠,其名称来源于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公牛”。这个名称可能与沙漠中沙子的颜色或者沙漠的形状有关。乌兰布和沙漠是第四大沙漠,也是世界著名的沙漠之一。
在文学作品中,乌兰布和沙漠常常被用来象征孤独、荒凉和无尽的旅程。在口语中,提到乌兰布和沙漠可能会引起对沙漠旅行、探险或者自然景观的讨论。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环境科学中,乌兰布和沙漠是研究沙漠化、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案例。
同义词如“戈壁”和“荒漠”都指代广阔的、植被稀少的地区,但“戈壁”更特指石头较多的荒漠,而“荒漠”则泛指任何干旱地区。反义词如“绿洲”则代表了与沙漠相对的、水源丰富、植被茂盛的地方。
“乌兰布和”一词来源于蒙古语,其中“乌兰”意为红色,“布和”意为公牛。这个词可能最初是用来描述沙漠的某种特征,后来逐渐成为该地区的正式名称。
在**文化中,乌兰布和沙漠常常与古代丝绸之路的传说和历史联系在一起,是文化交流和历史变迁的见证。在社会背景中,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和保护是当地政府和居民关注的重点,涉及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提到乌兰布和沙漠,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广阔无垠的沙丘、孤独的旅行者、以及沙漠中的生命力。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在个人经历中,乌兰布和沙漠可能是一个旅行目的地,或者是一个在书籍、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激发了人们对探险和自然的热爱。
在诗歌中,可以将乌兰布和沙漠比作时间的流逝,无情的岁月在沙丘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而生命则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顽强地绽放。
结合图片,乌兰布和沙漠的沙丘和日落可以带来壮观的视觉体验。在音乐中,可以使用低沉的鼓声和风声来模拟沙漠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孤独而神秘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类似的沙漠可能会有不同的名称和象征意义。例如,在阿拉伯文化中,沙漠常常与神秘和财富联系在一起,而在西方文化中,沙漠可能更多地被视为挑战和冒险的象征。
乌兰布和沙漠作为一个地理实体和文化符号,不仅在地理学和环境科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学和艺术中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了解和学*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在语言表达中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深度。
1. 【乌】
2.
【兰】
(形声。从艸,阑(lán)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蘭,香草也。 、 《汉书·司马相如传》-衡兰芷若。 、 《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
3.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4. 【和】 ——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
5. 【沙】
6.
【漠】
(形声。从水,莫声。本义:沙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漠,北方流沙也。 、 《楚辞·疾世》-逾陇堆兮渡漠。 、 唐·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组词】
漠北,漠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北)的地区、 漠野
淡泊,恬淡,即不追求名利。
【引证】
《庄子·知北游》-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