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0:00
“水龙”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与水相关的装置或工具,通常用于喷水或控制水流。在现代汉语中,它可能指代消防水龙、花园喷水器等设备。
“水龙”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水”和“龙”两个字组成,形象地描述了水的流动特性。在古代,龙常被视为水的象征,因此“水龙”一词可能源自对水流强大力量的比喻。
在**文化中,龙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因此“水龙”一词也带有积极和强大的意味。在消防文化中,水龙是保护生命财产的重要工具。
“水龙”一词给人以清新、活力和安全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水的流动、生命的源泉以及在火灾中保护人们安全的消防队员。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公园看到孩子们在水龙下嬉戏,享受夏日的清凉。这种场景让人感到快乐和放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水龙”:
晨曦中,水龙轻舞, 细雨如丝,润泽大地。 生命之泉,不息流淌, 滋养万物,生生不息。
想象一幅画面:一条水龙在阳光下喷射出彩虹般的水柱,孩子们在周围欢笑。这种场景带来清新和活力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水龙”可以对应为“water dragon”或“fire hose”,具体取决于上下文。在不同文化中,水龙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与水的力量和控制相关。
通过对“水龙”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象征意义。这个词不仅描述了具体的物品,还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