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3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34:13
“本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原始来源或出生地。在法律和行政管理中,它通常指一个人的户籍所在地,即个人在法律上被登记为居民的地方。
在不同的语境下,“本籍”的使用有所不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本籍”更偏向于法律和行政上的定义,而“家乡”和“出生地”则更多带有情感色彩。
“本籍”一词源于汉语,由“本”和“籍”两个字组成。在古代,“籍”指的是记录和登记,而“本”则指原始或根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个人的户籍所在地。
在**,户籍制度(户口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管理体系,“本籍”在这个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它影响着个人的教育、就业、医疗等多方面的生活。
“本籍”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归属感、身份认同和乡愁。它不仅是法律上的定义,也是个人情感和文化认同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个人的“本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背景和文化。例如,在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中,了解同事的本籍可以促进更好的沟通和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本籍”融入对故乡的赞美: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 本籍的记忆,永不褪色。
提到“本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家乡的风景照片或家乡的特色音乐,这些都能唤起对故乡的情感和记忆。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本籍”的概念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birthplace”或“hometown”,而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本籍”这个词汇在法律、社会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个人身份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工具。在学*语言和理解文化时,掌握“本籍”的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1.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2.
【籍】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籍,簿书也。 、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 、 《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掌邦国宾客之体籍。 、 《左传·成公二年》-非礼也勿籍。 、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 明·顾炎武《复庵记》-宫观之籍。
【组词】
籍口、 籍戎、 籍地、 削籍、 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