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4:0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01:53
词汇“批隙导窾”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献,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批隙导窾”字面意思是通过批评小的缺点来引导大的改进。其中,“批”指批评,“隙”指小的缺点或缝隙,“导”指引导,“窾”指空洞或大的缺陷。整个成语强调通过针对小问题的批评来引导整体的改进。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作者或评论家通过细致的批评来帮助作品或思想的完善。在口语或日常交流中,这个成语不太常用,可能出现在教育或管理领域的专业讨论中。
“批隙导窾”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具体出处不详,但其结构和意义体现了古代汉语中对细节与整体关系的一种认识和处理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可能是因为其表达方式较为文雅和专业,不适合日常口语交流。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治小病以防大病”的理念,这与“批隙导窾”的思想相契合。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可能更多地被应用于教育和企业管理领域,强调通过细致的批评和指导来促进个人和组织的成长。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严谨和细致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专业人士或学者。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作为教师或管理者,可能会在指导学生或下属时使用这个成语,强调通过针对性的批评来帮助他们成长。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批隙导窾”作为一个主题,描述一个人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批评来帮助他人或自我提升。
由于这个成语较为抽象,可能需要结合具体的场景或故事来产生视觉和听觉联想,例如想象一个教师在课堂上细致地指导学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概念,如通过小问题来促进大改进的思想,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批隙导窾”这个成语虽然不常用于日常交流,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细节与整体关系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
批大隙,导大窾。
何谓‘大猷’?~,迎刃而解,棋局一著胜人千百者是也。
1.
【批】
(形声。从手,比声。本义:反手打)。
引申为刺入。
【引证】
《庄子》-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2.
【隙】
(会意。从阜(fù)亦声。阜,土山,与土有关。本义:墙上开裂的裂缝)。
同本义。也泛指孔穴、空隙。
【引证】
《说文》-隙,壁际孔也。 、 《广雅》-隙,裂也。 、 《左传》-墙之隙坏,谁之咎也。 、 《礼记·三年问》-若驷之过隙。 、 《国语·周语下》-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 、 唐·孟棨《本事诗》-柳每以暇日隙壁窥韩(韩翃)所居,即萧然葭艾,闻客至,必名人。 、 《商君书·修权》-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组词】
裂隙;罅隙;隙穴、 隙地、 隙积
3.
【导】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导,引也。 、 《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其治宜导引按轎。 、 《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导官令本。 、 《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导官。 、 《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导一茎六穗于庖。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虞人导前,鹰犬罗后。
【组词】
导子、 导从、 导仗
4.
【窾】
(形声。从穴,款声。本义:空隙;洞穴)。
同本义。
【引证】
《庄子·养生主》-批大,导大窾。
【组词】
窾木、 窾缺、 窾却、 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