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6:02
步法:这个词通常指的是行走或移动的方式,特别是在武术、舞蹈、体育**等活动中,指特定的脚步移动技巧和节奏。
步法一词源于汉语,由“步”和“法”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步法可能更多指军事或武术中的行进步骤,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扩大到舞蹈、体育等多个领域。
在**文化中,步法在武术和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技艺高低的标志。在社会背景中,步法也常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
步法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优雅、力量、节奏和控制。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艺术和**的欣赏,以及对技巧和精确性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步法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行走方式,如在描述一位老人稳健的步法时,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沉淀和生活的智慧。
在诗歌中,步法可以被用来比喻人生的旅程:“人生的步法如同舞蹈,有时轻盈,有时沉重,但每一步都是向前。”
观看一场芭蕾舞表演,舞者的步法可以带来视觉上的优雅和听觉上的节奏感,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在不同文化中,步法在舞蹈和武术中的应用各有特色。例如,印度的卡塔克舞和**的太极拳,都有各自独特的步法体系。
步法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移动方式,还承载了文化、艺术和情感的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步法这个词,可以增强我们对细节的观察力和表达的精确性。
1.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
2.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