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4:27
正方体是一个几何学术语,指的是一个三维立体图形,其所有边长相等且所有面都是正方形。正方体也称为立方体,是长方体的一种特殊形式。
“正方体”一词源自拉丁语“cubus”,意为“立方体”。在古希腊数学中,正方体是柏拉图立体之一,具有重要的几何和哲学意义。
在建筑和设计中,正方体形状常被用于创造简洁、现代的外观。在某些文化中,正方体也可能象征着地球或宇宙的稳定性和秩序。
正方体给人以稳定、坚实和有序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数学的精确性或现代建筑的简洁美。
在日常生活中,正方体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包装盒、建筑结构、游戏(如魔方)等。
在诗歌中,正方体可以被用来比喻一个封闭的思维空间或一个完美的世界:
在这个正方体的世界里, 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秩序和宁静。
正方体的图像可能让人联想到现代艺术中的几何抽象画,而与之相关的声音可能是机械的、精确的,如魔方旋转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cube”,法语中的“cube”,德语中的“Würfel”,都指代同样的几何形状,显示了正方体作为一个基本几何概念的普遍性。
正方体作为一个基本的几何形状,不仅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化、艺术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简洁的形状和规则的对称性使其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象征和实用的设计元素。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正方体这一概念,有助于增强我们对空间和结构的感知能力。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3. 【体】 亲近的,贴心的。 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