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5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58:01
“斗筲小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容量很小的容器,比喻人的才能或气量非常有限。其中,“斗”和“筲”都是古代的量器,容量不大,“小器”则直接指小容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能力或气量不大,不足以担当重任或处理大事。
在文学作品中,“斗筲小器”常用来讽刺或批评那些自不量力或能力有限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朋友间的调侃或对某人能力的轻蔑评价。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分析领导者的能力或团队成员的适应性。
“斗筲小器”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量器的描述,后来逐渐引申为对人的能力和气量的比喻。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大器”即大才能和大胸怀,而“斗筲小器”则被视为负面评价。这种观念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期待和评价标准,即希望人们能够有大志向和大作为。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直接指向某人的能力不足。在联想上,可能会让人想到那些自不量力或实际能力与自我评价不符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人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实际表现却很差,我可能会用“斗筲小器”来形容他,以此来表达我的不满或失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世间多斗筲小器,难觅大器晚成时。”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斗和筲,这些器具的形状和大小;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文献中的诵读声,或是现代对话中的讽刺语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mall pot”或“small fry”,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也有类似的贬义含义,用来形容人的能力或影响力有限。
“斗筲小器”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小容器,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期待和评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况乎行陈凡才,斗筲小器,而怀问鼎之志,敢构无君之逆哉?
王充~,遭逢时幸,俱蒙奖擢,礼越旧臣。
1.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2. 【筲】 (形声。从竹,肖声。本义:盛饭的竹器)。 桶 如:水筲;筲桶(桶)。
3.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4.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