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2 13:5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56:53
“扫径以待”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打扫干净路径,等待客人的到来。基本含义是指做好准备,热情地等待某人或某事的到来。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接待,或者对某件事情的期待和准备。
在文学作品中,“扫径以待”常用来描绘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和期待,营造一种温馨和欢迎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期待和准备,例如在等待朋友来访或者期待某个重要**的发生时。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需要表达热情接待的场合,如酒店管理或客户服务中,也可能出现。
同义词:
反义词:
“扫径以待”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的待客之道。在古代,主人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会亲自打扫路径,以示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表达热情接待和期待的一个固定表达。
在文化中,待客之道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礼仪之一。“扫径以待”体现了人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强调了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重视和期待。
“扫径以待”这个成语给人以温馨和期待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家的温暖和主人的热情,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在表达中,这个成语能够传递出积极和热情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我提前打扫了房间,扫径以待。当朋友到来时,他们感受到了我的热情和准备,那次聚会非常愉快。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扫径以待”:
春风拂面,花开满径,
我扫径以待,心怀期待。
友人远道,笑语盈门,
共饮一杯,情谊长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干净整洁的小径,两旁是盛开的花朵,一位主人站在门口,面带微笑,等待着客人的到来。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温馨的背景音乐,如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期待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epare the way”或“make ready”,但这些表达没有“扫径以待”那种具体的视觉形象和文化内涵。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表达,但具体的形式和内涵可能会有所不同。
“扫径以待”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表达热情接待的词汇,也体现了*文化中的待客之道和传统美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传递出积极和热情的情感。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成语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也更加欣赏它在语言中的美妙之处。
章先生商务繁忙,我们就不打扰了,改日请一定光临舍下,梁某~!
1. 【扫】
2.
【径】
(形声。从彳(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径,步道也。 、 《字林》-径,小道也。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礼记·月令》-审端径术。 、 《礼记·曲礼》-送丧不由径。 、 《论语》-行不由径。 、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 、 《离骚》-夫惟捷径以窘步。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 、 唐·杜甫《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
【组词】
径术、 径路、 径逾、 径行、 径界、 径畛
3.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4. 【待】 [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