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2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21:20
“玄帝”一词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至高神祇,即“玄天上帝”或“真武大帝”。在**传统文化中,玄帝被认为是北方的守护神,掌管着水、地和战争。
在文学作品中,“玄帝”常被用来象征权威和神秘力量。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道教相关的讨论或仪式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在专业领域,如学、历史学和民俗学中,“玄帝”是一个研究对象。
同义词:真武大帝、北帝 反义词:这个词在**语境中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如果要找一个相对的概念,可能是“凡人”或“世俗”。
“玄帝”一词源自道教对北方神的崇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形象和职能有所变化,但始终保持着其神秘和权威的特质。
在文化中,玄帝不仅是信仰的对象,也是民间传说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在社会背景中,玄帝信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秩序的追求。
提到“玄帝”,可能会联想到深邃的宇宙、神秘的力量和庄严的仪式。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未知的敬畏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好奇。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参与过道教相关的活动或仪式,可能会对“玄帝”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玄帝之威,镇四方,水波不兴,风平浪静。”
结合道教音乐和古代宫廷风格的视觉艺术,可以更好地传达“玄帝”的庄严和神秘感。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玄帝”的神祇,但类似的至高神或守护神的概念在许多**中都存在。
通过对“玄帝”的学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信仰和神话传说。这个词不仅在语言学中具有重要性,也在文化传承和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玄】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 《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 《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夏纁玄。 、 《诗·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易·坤》-天玄地黄。 、 《孟子》-篚厥玄黄。 、 《诗·召南·卷耳》-我马玄黄。
2.
【帝】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
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话中称主宰万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万物的主宰。
【引证】
《字汇》-帝,上帝,天之神也。 、 《诗·大雅·文王》-帝命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