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0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00:58
[厮觑] 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字面意思为“互相看”或“彼此对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已经不常用,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见到其身影。
在古代文学中,[厮觑] 常用于描述人物之间的眼神交流,尤其是在情感复杂或紧张的场景中。例如,在描述恋人之间的深情对视,或是敌对双方的对峙时,这个词汇能够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紧张的气氛。
[厮觑] 的“厮”字在古代汉语中有“互相”或“彼此”的意思,而“觑”字则有“看”或“窥视”的意思。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对视”或“相视”等词汇。
在古代社会,眼神交流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非言语沟通方式,能够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图。[厮觑] 这个词汇的使用,反映了古代文学对人物内心世界细腻描绘的重视。
[厮觑]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深沉、内敛的感觉,能够唤起人们对复杂情感和紧张气氛的联想。在阅读或写作中,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文本的情感深度和氛围营造。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厮觑] 这个词汇不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中,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场景。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厮觑] 来描绘恋人之间的深情对视:
月光下,他二人厮觑,
眼中星辰,心中波澜。
[厮觑] 这个词汇可以让人联想到两个人静静对视的画面,以及可能伴随的沉默或心跳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紧张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re at each other”或“gaze into each other's eyes”,但这些表达没有[厮觑] 那种古汉语特有的韵味和深沉感。
[厮觑] 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古汉语的丰富性和细腻性。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不仅能够增加语言的多样性,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场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提升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厮】
(从广,斯声。广(yǎn),就山崖作成的房子。厂(hǎn)山石之崖。“斯”也有表义作用。《汉书·严助传》“厮舆之卒”。颜师古注:“厮,析薪者。”“斯、析”都有“劈开”义。本义:古代干粗活的男性奴隶或仆役;服杂役者)。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苏秦传》。正义:“谓炊烹供养杂役。”-厮徒十万。 、 《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厮舆之卒。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厮役扈养,死者数百人。 、 《战国策·韩策》-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在其中矣。
2.
【觑】
(形声。从见,虚声。本义:窥视,偷偷地看)。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留侯世家》。以狙为之,字亦作觑。-狙击秦皇帝。
【组词】
觑探、 觑了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