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2:39
卖降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战争或冲突中,一方主动投降并出卖自己的同伴或国家利益,以换取对方的宽恕或利益。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贬义,暗示了一种背叛和不忠诚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卖降 常被用来描述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集体或国家的人物,如历史小说、战争题材的作品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在困难时刻放弃原则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历史研究中,卖降 可能被用来分析战争中的策略和道德问题。
同义词:背叛、投降、出卖、叛变 反义词:忠诚、坚守、抵抗、捍卫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情感色彩和具体语境上有所不同。例如,“背叛”强调的是对信任的破坏,而“卖降”则更侧重于在军事或政治冲突中的投降行为。
卖降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卖”和“降”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出卖”和“投降”。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就已经存在,并且在历史文献中频繁出现,用以描述各种投降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和勇敢是被高度推崇的品质,因此卖降** 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可耻和不道德的。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被用来批评那些在关键时刻放弃原则的人。
卖降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背叛和软弱。在表达中,这个词可以用来强烈批评那些不坚守原则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遇到直接使用卖降 这个词的情况,但在讨论历史**或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时,这个词经常被用来描述那些令人不齿的行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卖降:
在风暴的中心,他选择了卖降,
放弃了誓言,背叛了星光。
卖降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战场上士兵放下武器的画面,或者是历史剧中人物无奈的表情。在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起沉重的历史解说或悲壮的音乐。
在英语中,卖降 可以对应到“surrender”或“betray”,但这些词在情感色彩和具体语境上与卖降 有所不同。例如,“surrender”更多强调的是投降的行为,而不一定包含出卖的意思。
卖降 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贬义色彩,用来描述那些在关键时刻放弃原则和忠诚的行为。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对背叛行为的批评和不满。
1.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
2.
【降】
投降。
【引证】
《公羊传》。注:“降者自优之文。”-曷为不言降。 、 《资治通鉴·唐纪》-每得降卒。 、 《资治通鉴》-琮已降。 、 、
【组词】
降附、 降骨
降服,使驯服。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注:“和同也。”-六卿三族,降听政也。 、 《左传·隐公十一年》。注:“降,降心也。”-其能降以相从也。 、 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 《西游记》-[太公]又与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教我再去请好法师降他。
【组词】
降发、 降视、 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