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4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6:33
书镇:书镇是指用于压住书页,防止书页翻动或被风吹动的重物。它通常是扁平的,有时具有装饰性,可以由金属、石头、木头或其他材料制成。
书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书”和“镇”组成,反映了其基本功能。在历史上,书镇的形式和材质随着时间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从简单的石头到复杂的金属工艺品。
在某些文化中,书镇可能被视为知识和学术的象征。在一些社会中,书镇也可能作为礼物赠送,表达对对方学识的尊重。
书镇可能让人联想到安静的阅读时光、图书馆的宁静氛围或是对知识的尊重。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学*和个人成长的积极情感。
个人可能在图书馆或家中使用书镇,以保持阅读材料的整洁和有序。书镇也可能成为个人收藏的一部分,具有情感价值。
在诗歌中,书镇可以被描绘为知识的守护者,或是时间的静止器:
书镇静卧,压住岁月的篇章, 不让时光的风,吹散记忆的香。
书镇可能让人联想到图书馆的静谧氛围,或是翻书时的轻微沙沙声。视觉上,书镇的多样设计和材质可以激发丰富的想象。
在不同文化中,书镇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例如,在**,书镇可能被称为“书压”或“书镇”,而在西方,可能直接称为“bookweight”。
书镇作为一个简单但实用的物品,不仅在功能上支持阅读,也在文化和情感上承载了丰富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使用书镇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与阅读和知识相关的概念和情感。
1.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2.
【镇】
(形声。从金,真声。本义:对物体施加压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镇,博压也。 、 《周礼·大宗伯》-王执镇圭。 、 《考工记·玉人》-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 、 《国语·楚语》-而镇其浮。 、 枚乘《上书谏吴王》-系方绝,又重镇之。 、 《国语》。-为资币、瑞节以镇之。
【组词】
镇在五台山下;镇笮、 镇迮、 镇石、 镇犀、 镇帷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