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1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16:25
灵巧:形容词,指动作或思维敏捷、灵活,能够轻松地处理复杂或精细的任务。
灵巧一词源于汉语,由“灵”和“巧”两个字组成。其中,“灵”指精神或灵魂的活跃,“巧”指技艺或手法的精巧。在古代文献中,灵巧常用来形容人的技艺或动作的灵活性。
在**文化中,灵巧常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手工艺和艺术领域。它体现了人的智慧和技艺,是传统文化中推崇的品质之一。
灵巧一词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优雅、高效和精妙。它激发人们对精细工艺和高效思维的赞赏。
在日常生活中,灵巧可以体现在各种小细节上,比如烹饪时的手艺、修理物品时的技巧,或是解决日常问题时的思维方式。
诗歌:
她的手指灵巧如蝶,
在琴弦上翩翩起舞。
音符跳跃,旋律流转,
灵巧的心,绘出美妙图。
在英语中,“dexterity”和“agility”可以对应“灵巧”,前者更偏向于手的灵巧,后者则更偏向于身体的敏捷。
灵巧是一个多面性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动作的灵活性,也涵盖了思维的敏捷和技艺的精湛。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灵巧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描述和表达能力,提升沟通的精确性和美感。
1.
【灵】
(形声。从巫,靈(líng)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引证】
《说文》-灵,灵巫也。以玉事神。 、 《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 、 《楚辞·云中君》-灵连踡兮既留。 、 屈原《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胶。
【组词】
灵子
2.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