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5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59:03
词汇“伪定”在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根据字面意思,“伪”通常指虚假的、不真实的,而“定”则有确定、固定的含义。因此,“伪定”可能指的是表面上看似确定或固定,但实际上并不真实或可靠的状态或事物。
由于“伪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但“伪”和“定”都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分别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用法。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伪定”可能用来批判某些表面看似稳定或确定的社会现象,实则存在问题或隐患。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遇到过某些看似确定的计划或承诺,最终却发现是伪定,这种经历可能让人对未来的确定性产生怀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表面的伪定,掩盖不了内心的波动,
如同夜空中的星辰,看似静止,实则永恒地**。
由于“伪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伪定”这个词汇提醒我们在面对看似确定的事物时要保持警惕,深入探究其真实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批判和揭示表面现象背后的真相。
1.
【伪】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为,为亦声。本义:欺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曰:“伪者,人为之,非天真也。”-伪,诈也。 、 《礼记·月令》-无或诈伪淫巧。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组词】
伪诈、 伪怠、 伪服、 伪人、 伪巧、 伪臣、 伪民、 伪行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