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8:42
“不惹眼”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物或某人不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不显眼,不突出。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外观、行为或存在感不强,不会吸引过多关注的事物或人。
“不惹眼”是由“不”和“惹眼”两个词组合而成。其中,“惹眼”原指引起他人注意,而“不”作为否定词,组合后形成“不惹眼”的含义。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没有特别的历史演变。
在**文化中,“不惹眼”有时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强调集体主义和谦逊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保持低调,避免过于突出。
“不惹眼”给人一种平和、低调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但贡献巨大的人。它也可能让人想到那些不追求外在炫耀,更注重内在品质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不惹眼”来形容那些不张扬的朋友或同事,他们虽然不引人注目,但在团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繁华的都市里,我愿做一颗不惹眼的星,默默照亮夜空的一隅。”
视觉上,“不惹眼”可能让人联想到柔和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轻柔的音乐或低沉的语调。
在英语中,“不惹眼”可以对应为“unnoticeable”或“low-key”。不同文化对“不惹眼”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不引起过多注意的特质。
“不惹眼”这个词汇在描述事物或人的低调特质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反映了语言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不同文化和个人对低调、谦逊的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想法和感受。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惹】
(形声。从心,若声。本义:招引)。
同本义。
【引证】
何逊《九日侍宴乐游苑》-春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组词】
惹口面、 惹邪、 惹起、 惹口舌
3.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