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6:2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6:26:20
“大手大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手和脚都很大。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花钱或做事不节俭,挥霍无度,不考虑后果。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懂得节约,随意浪费资源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大手大脚”可以用来描绘一个角色奢侈浪费的性格特点,增强人物形象的鲜明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常用于日常对话,用来批评或提醒某人注意节约。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财务管理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或投资决策。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语境的不同。例如,“挥霍无度”更强调无节制的消费,而“奢侈浪费”则可能包含了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
“大手大脚”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观,直接来源于对生理特征的描述。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这个词汇逐渐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即对行为方式的描述。
在**传统文化中,节俭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大手大脚”这个词汇在社会背景中往往带有负面评价,反映了社会对节约和合理消费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不负责任和缺乏计划性相关联。在表达中,使用这个词汇可以有效地传达对某人浪费行为的批评或担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朋友因为大手大脚而导致财务困境的情况。这让我更加重视理财和节约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大手大脚”用来形容一个挥霍青春的年轻人,如:
他大手大脚地挥霍着青春的光阴, 不知珍惜,直到岁月悄然离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满是奢侈品和未使用物品的房间,反映出“大手大脚”的生活状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购物时的刷卡声,象征着无节制的消费。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e beyond one's means”或“spendthrift”,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含义,即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进行消费。
通过对“大手大脚”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这个词汇不仅是对行为的描述,也是对个人品质的一种评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观点和情感。
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真真赔的是说不出来的,那里又和太太算去。
一样的~,好像伦敦的巡警都是一母所生的哥儿们。
大观园的海棠诗社又结社了,因为有王熙凤做“监社御史”,诗社的吃喝问题不愁。众人吟诗作赋完毕,袭人穿着单薄的衣衫来叫宝玉,王熙凤见了忙叫平儿送她棉袄和皮袄。众人说王熙凤大手大脚惯了,出手真大方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