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4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9:38
照会 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官方或正式的通知、通告或询问。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于外交场合,表示一国政府向另一国政府提出的正式询问或通知。
照会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照会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最初的意思是“照看、关照”,后来逐渐演变为指正式的通知或询问。在明清时期,照会开始被用于官方文件和外交文书,成为描述官方通信的正式词汇。
在**的外交历史中,照会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用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礼仪和正式沟通的特点。
照会 一词给人以正式、严肃的印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和外交场合的庄重。它也可能引发对国家主权和国际法律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照会可能不常直接遇到,但在关注国际新闻或学*国际关系时,会频繁接触到这一词汇,了解其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在创作中,照会可以被用来构建一个正式的外交场景,例如在小说中描述两个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通过照会的交换来推动情节发展。
照会 可能让人联想到官方文件的严肃外观,或者是外交官在会议室中严肃讨论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正式会议中的发言声或文件翻阅的声音。
在英语中,照会 可以对应为 "note" 或 "diplomatic note",在法语中为 "note diplomatique",这些词汇都用于描述国家间的正式通信。
照会 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在描述国家间正式通信时非常重要。了解照会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和外交活动的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一词汇可以提升对正式和专业文本的理解能力。
1.
【照】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照,明也。 、 《诗·小雅·正月》-亦孔之炤。 、 《诗·陈风·月出》-月出照兮。 、 《庄子》-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 、 《郯令景君阙铭》-远近照闻。 、 《谯敏碑》-盛德炤明。 、 《荀子·修身》-炤之以祸灾。
【组词】
照彻、 照澄
照射,照耀。
【引证】
《淮南子·本经》-照耀煇煌。 、 《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日月递炤。 、 《楚辞·灵怀》。注:“知也。”-指日月使延照兮。 、 《乐府诗集·陌上桑》-照我秦氏楼。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明·魏禧《大铁椎传》-星光照旷野。 、 清·姚鼐《登泰山记》-日照城郭。
【组词】
回光反照;照烂、 照覆、 照焕、 照夜、 照灼
2.
【会】
(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会,合也。 、 《玉篇》-会,岁计也。 、 《孟子·万章下》正义-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 《日知录》卷二十四-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 、 《周礼·天官》-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 《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听出入以要会。
【组词】
会事、 会最
会稽(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