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7:52
折叠布幅以为裳。穿着长大的裳,形容无为而治的样子。相传"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见《易.系辞下》。
1.
【襞】
折叠衣裙。
【引证】
《汉书·扬雄传》。注:“叠衣也。”-固不如襞而幽之离房。 、 张衡《思玄赋》-美襞积以酷烈兮。 、 王充《论衡·商虫》-衣襞不县有虫。
【组词】
襞方(端午节风俗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 襞幅
2.
【幅】
(形声。从巾,畐(fú)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参“福”字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本义: 布帛的宽度)。
同本义。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今为布帛、呢绒等宽度的通称。
【引证】
《说文》-幅,布帛广也。 、 《汉书·食货志》-布帛二尺二寸为幅。 、 《仪礼·士丧礼》。注:“半幅一尺,终幅二尺。”-半幅终幅。 、 《诗·小雅·采菽》。注:“邪缠束,故名邪幅。”-邪幅在下。 、 《后汉书·符融传》。注:“以一幅为之。”-幅巾。
【组词】
单幅,双幅;宽幅的白布;幅裂、 幅巾、 幅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