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1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11:30
女眷:指男性的女性亲属,尤其是指已婚男性的妻子和女儿,有时也包括其他女性亲属如姐妹、母亲等。这个词汇通常用于较为正式或传统的语境中。
“女眷”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女”指女性,“眷”指亲属或眷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传统或正式的语境中仍然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女眷”通常指代家庭中的女性成员,她们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维护家庭和谐和传统价值观方面。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传统、保守和家庭导向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家庭中的女性成员,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
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的使用较少,但在某些传统家庭或特定场合中,仍然可以听到或看到它的使用。例如,在某些传统节日或家庭聚会中,可能会提到“女眷”。
在诗歌中,可以将“女眷”融入到描述家庭和谐的场景中:
家中的女眷,温柔如水,
在月光下,织就一幅幅温馨的画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家庭生活的画面,其中女性成员在庭院中聊天或做针线活。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如古筝或琵琶曲,来营造一种传统和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female family members”或“female relative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女眷”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使用较少,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了解和学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家庭结构和文化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地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
2.
【眷】
(形声。本义:回头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眷,顾也。 、 《诗·大雅·皇矣》-乃卷西顾。
【组词】
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