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3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31:24
姨妹:指母亲的妹妹的女儿,即母亲的妹妹所生的女儿。在亲属关系中,姨妹与自己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通过母亲的姐妹关系而形成亲属关系。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姨妹可能作为一个角色出现,描述她与主角的关系,或者通过她来展现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提到姨妹时,通常是谈论家庭成员或者分享家庭故事。 专业领域:在法律或社会学领域,姨妹可能被用来解释亲属关系的法律定义或社会结构。
同义词:表妹(通常指父亲的姐妹的女儿)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对比“姨姐”(母亲的妹妹的姐姐)
词源:姨妹一词源自汉语,由“姨”和“妹”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母亲的姐妹和妹妹。 演变:在古代汉语中,亲属关系的称谓非常详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称谓逐渐简化,但姨妹这一称谓保持了其基本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姨妹与自己的关系通常比较亲近,因为通过母亲的姐妹关系而形成的亲属关系在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姨妹的关系可能更加多样化。
提到姨妹,可能会联想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联系。在某些情况下,姨妹可能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支持和理解。
在我的生活中,姨妹是一个经常出现在家庭聚会中的角色。我们之间的互动通常是轻松和愉快的,她总是能带来欢笑。
在诗歌中,可以将姨妹比喻为春天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新鲜和活力:
姨妹如春花, 绽放在心田。 笑语盈盈间, 温暖如阳光。
提到姨妹,可能会联想到家庭聚会的场景,欢声笑语,温馨的氛围。视觉上可能是家庭合影中的一张笑脸,听觉上可能是家人间的谈笑声。
在英语中,姨妹可以对应为“cousin”,但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姨妹”这一特定亲属关系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亲属关系的称谓和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
通过对姨妹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亲属关系在语言和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一词汇不仅仅是描述一个亲属关系,更是连接家庭情感的纽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理解和使用这类词汇对于传达情感和理解文化背景至关重要。
1.
【姨】
(形声。从女,夷声。本义:妻子的姐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姨,妻之女弟同出为姨。 、 《尔雅》-妻之姊妹同出为姨。 、 《左传·庄公十年》-蔡哀侯曰吾姨也。 、 《诗·卫风·硕人》。毛传:“妻之姊妹曰姨。”-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 晋·潘安《寡妇赋》-其妻又吾姨也。
【组词】
姨夫
2.
【妹】
(形声。从女,未声。本义:妹妹)。
称同父母或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
【引证】
《说文》-妹,女弟也。 、 《左传·襄公十二年》-及姑姊妹。 、 《易·归妹》注-妹者,少女之称也。 、 《诗·卫风·硕人》-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组词】
妹妹;妹丈、 妹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