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1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11:47
“新仇旧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新的仇恨和旧的怨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心中积压了多种仇恨和怨恨,既有近期产生的,也有长期积累的。
在文学作品中,“新仇旧恨”常用来描绘人物复杂的情感状态,特别是在描述复仇、冲突或家庭纠纷的情节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因为长期的不满和近期的冲突而情绪激动或行为激烈。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个体或群体的冲突和敌意。
同义词:积怨、怨恨、仇恨、敌意 反义词:和解、宽容、谅解、友好
同义词中,“积怨”强调长期积累的不满,“怨恨”和“仇恨”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某人的强烈不满或敌意。反义词则体现了与“新仇旧恨”相反的积极态度和行为。
“新仇旧恨”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它是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形成的,反映了人们对复杂情感状态的概括。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达。
在**文化中,“新仇旧恨”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和为贵”形成对比,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个人恩怨时的复杂心理和社会现象。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联想到复杂的情感纠葛和难以解决的冲突。它可能让人想到戏剧性的情节和深刻的人性探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长期的不满和近期的冲突,可以使用“新仇旧恨”来形容自己的心理状态或他人的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新仇旧恨如潮涌,夜深人静独徘徊。”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阴暗的色调和紧张的面部表情。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低沉的音乐和紧张的对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ld grudges and new grievanc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义相似。
“新仇旧恨”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深刻地描绘人的复杂情感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斗争起来了,这是发泄~的不顾一切的斗争。
1.
【新】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引证】
《说文》-新,取木也。 、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
2.
【仇】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同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雠也,二人相当相对之谊。-仇,雠也。 、 《尔雅·释诂》-仇,匹也,合也。 、 《诗·周南·无衣》-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 《诗·周南·兔置》。笺:“怨耦曰仇。”-公侯好仇。 、 《礼记·缁衣》-君子好仇。
3. 【旧】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huān),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 鸺鶹,即猫头鹰。
4.
【恨】
(形声。从心,艮(gèn)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恨,怨也。 、 《国语·周语下》-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 、 唐·杜甫《兵车行》-役夫敢申恨。 、 唐·李朝威《柳毅传》-恨贯肌骨。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国之恨。
【组词】
恨命、 恨恨、 恨穷发极、 恨五骂六、 恨如头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