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0:17
“乞宠求荣”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卑躬屈膝地寻求他人的宠爱和荣誉。它描述的是一种为了获得他人的青睐和赞誉而不惜牺牲个人尊严和原则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乞宠求荣”常用来描绘那些为了权力和地位而放弃原则的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那些过于依赖他人认可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动机。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有所不同。例如,“谄媚”和“奉承”更强调言语上的讨好,而“乞宠求荣”则更侧重于行为上的卑躬屈膝。
“乞宠求荣”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为了获得他人的宠爱和荣誉而放弃个人尊严——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乞宠求荣”往往被视为一种负面行为,因为它违背了儒家强调的“君子”应有的自尊和自重。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被用来批评那些过于依赖他人认可的人。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原则和尊严的人。这种行为往往让人感到不齿和厌恶。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为了在职场中获得晋升而不惜乞宠求荣。这种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一些好处,但长远来看,它损害了个人的信誉和尊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乞宠求荣”:
在权力的阴影下,
有人卑躬屈膝,乞宠求荣;
在尊严的光辉中,
有人昂首挺胸,自立自强。
在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卑躬屈膝的人在权贵面前乞求宠爱,而在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那些为了讨好他人而不断改变自己言行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kowtow”或“toady”,它们也描述了为了获得他人青睐而卑躬屈膝的行为。
“乞宠求荣”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帮助我理解和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原则和尊严的行为。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我的观点和情感。
1.
【乞】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乞,谓行匄也。 、 《春秋·僖公八年》-郑伯乞盟。 、 《谷梁传》-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 、 《庄子·盗跖》-操瓢而乞者。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乞食于野人。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钱币乞之。 、 宋·苏轼《教战守策》-乞为囚虏之不暇。 、 《明史》-瑞亦屡疏乞休。
【组词】
乞化、 乞言、 乞邻、 乞粮、 乞活、 乞募、 乞麾、 乞灵、 乞请
2.
【宠】
(形声。从宀(mián),龙声。本义:尊崇)。
同本义。
【引证】
《国语·楚语》。注:“尊也。”-宠神其祖。 、 《说文》-宠,尊居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谓族也。-宠名皆弃。
【组词】
宠存、 宠重、 崇厉
3.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
4.
【荣】
(形声。从木,荧省声。本义:梧桐。又金文字形,象两支如火把相互照耀的花朵或穗头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荣,桐木也。 、 《尔雅》。注:“即梧桐。”-荣,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