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0:57
十拿九准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十次中有九次是准确的”,用来形容某人做事非常可靠,成功率极高。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极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不同的语境中,十拿九准 可以用来形容各种情况下的高成功率或可靠性:
十拿九准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精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可能因语境而异。
在文化中,精确性和可靠性是非常受重视的品质。十拿九准** 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在各种情况下都要追求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十拿九准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可靠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专业、信任和成功。在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说话者的可信度和专业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十拿九准 来形容一个非常可靠的朋友或同事,或者在讨论某个高度可靠的技术产品时使用这个成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笔触十拿九准,
每一行字都如星辰般闪耀。
在夜空中,他的诗句
是最亮的导航灯。
十拿九准 可以联想到一个精确的钟表,每一秒都准确无误。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精密的机械装置,每一个部件都完美配合。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精准的节拍器,每一次敲击都准确无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most always correct”或“nearly always accurate”,但这些表达没有十拿九准 这个成语所具有的简洁和韵味。
十拿九准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简洁地传达了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精确地表达我的想法,并增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是十拿九稳,必中的计较。
要是他当面应承喽,就~啦。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拿】
(会意。手合起来,表示握持,字本作“挐”。从手。奴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水浒传》-手里拿串拍板。
【组词】
从架上拿书;用钳子拿钉子;他拿起帽子和大衣走了;别拿我的东西
3.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4.
【准】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表示允许,认可。
【引证】
《周书·文帝纪下》-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
【组词】
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表示依据、根据准某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