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7:54
亦作"雉"; 古代士朝见天子或士与士相见时执雉为贽。见《书.舜典》﹑《礼记.曲礼下》﹑《仪礼.士相见礼》及其注疏◇遂指拜访﹑相见时所持赠之礼品。
1.
【雉】
(形声。从隹,矢声。隹(zhuī),短尾鸟的总称。本义:野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雉有十四种。 、 《尚书大传》-雉者,野鸟。 、 《韩诗章句》-雉,耿介之鸟也。 、 《易·说卦》-离为雉。 、 《礼记·曲礼》-凡挚士雉谓其守介节。交有时,别有伦也。 、 《诗·邶风·雄雉》-雄雉于飞。 、 《墨子·公输》-无雉兔鲋鱼。
【组词】
雉尾扇、 雉尾、 雉经
2.
【贽】
(形声。从贝,执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见面礼)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成公十二年》-交贽往来。 、 《孟子》-出疆必执质(贽)。 、 《虞书》-三帛、二生、一死贽。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粟枣脩,以告虔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
【组词】
贽币、 贽敬、 贽然、 贽宝、 贽献、 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