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5:01
“万世不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永远不改变”。其中,“万世”指的是极长的时间,“不革”则表示不改变。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某种状态、制度或观念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被认为是不变的事物或原则。
“万世不革”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时间长河的哲学思考和对事物稳定性的追求。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一直被用来强调某些事物的不可改变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万世不革”常与儒家思想中的“礼”和“法”联系在一起,强调传统和秩序的稳定性。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维护某些社会规范或法律的权威性。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历史的长河和传统的力量。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讨论家族传统时使用过“万世不革”这个成语,强调家族价值观的持久性和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万世不革的星辰,照耀着古老的誓言。”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老的建筑或雕塑,象征着时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悠扬的古琴声,传达出一种深沉和永恒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ternal”或“unchanging”,但“万世不革”特有的汉语韵味和历史深度是其他语言难以完全复制的。
“万世不革”这个成语在强调事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方面非常有用,它不仅体现了汉语的丰富表达能力,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对传统和秩序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表现力。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革】
1. 【万世】 很多世代。形容时代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