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4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47:24
“张家长,李家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张家和李家的事情。基本含义是指邻里之间或家庭之间的琐碎事务,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喜欢议论别人的私事,尤其是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乡村或社区中人们闲聊的场景,反映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社会风气。在口语中,它常用于批评那些喜欢背后议论他人的人。在专业领域中,这个成语不太常见,因为它更多地与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相关。
同义词:
反义词: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民间口头传承下来的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广泛应用于描述人们喜欢议论他人私事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强调“和为贵”和“家和万事兴”,因此,对于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非常重视。然而,“张家长,李家短”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他人私事的过度关注,有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八卦、是非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它提醒人们在社交中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在日常生活中,我尽量避免参与“张家长,李家短”的议论,更倾向于关注自己的事情,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将“张家长,李家短”融入到描述乡村生活的场景中,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闲来无事,张家长,李家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乡村的场景,人们在树荫下闲聊,谈论着“张家长,李家短”。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人们的窃窃私语和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ossip”或“idle talk”,但它们没有“张家长,李家短”这种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
“张家长,李家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现象,提醒我们在社交中应保持尊重和适当的距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化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那婆子吃了许多酒,口里只管夹七带八嘈。正在那里张家长,李家短,白说绿道。
船中人你说张家长,我说李家短,不一时,行至湖中央。(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一)
1.
【张】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
2.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
3.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
4.
【李】
(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引证】
《说文》-李,李果也。 、 《诗·小雅·南山有台》-北山有李。
5.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
6.
【短】
(会意。从矢,豆声。从“矢”,表示短不短可以用矢来量。古代弓长箭短,量长的用弓作标准,量短的用箭作标准。本义:不长)。
同本义 。指两端距离小。与“长”相对。指空间或指时间。
【引证】
《说文》。按,短,不长也。-短,有所长短,以矢为正。 、 《吕氏春秋·长见》。注:“近也。”-以其长见与短见也。 、 《荀子·非相》-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 、 《战国策·赵策》-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组词】
短趁、 短盘驴子、 短盘、 短票、 短绠、 短梦
1. 【李家】 特指唐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