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3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7:25
勇退:字面意思是指勇敢地退却或放弃。基本含义是指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能够果断地选择退却或放弃,但这种退却是出于明智和勇敢的考虑,而非懦弱。
“勇退”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军事策略中,用于描述在不利情况下明智的撤退。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如商业和个人关系。
在**文化中,“勇退”常被视为一种智慧和勇气的体现,而非单纯的失败或退缩。这种观念强调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审时度势,做出最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决策。
“勇退”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赞赏和理解。它让人联想到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和智慧的形象,这种形象在许多文化中都是受到尊敬的。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在职业发展中做出勇退的决定。当时,我意识到继续坚持当前的工作路径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因此我选择了勇退,转而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诗歌中,可以将“勇退”融入到描述自然景观的诗句中,如:“山川在风雨中勇退,只为迎接更灿烂的日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军队在夜幕下有序撤退的画面,传达出勇退的坚定和秩序。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节奏缓慢但充满力量的乐曲,来表达勇退中的坚韧和智慧。
在英语中,“勇退”可以对应为“strategic retreat”或“tactical withdrawal”,这些词汇同样强调在不利情况下的明智撤退,但在表达上可能更侧重于策略和战术层面。
通过对“勇退”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在面对困难时,明智的退却也是一种勇气和智慧的体现。这一词汇在我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将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和智慧的重要性。
1.
【勇】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勇,气也。 、 《诗·小雅·巧言》-无拳无勇。 、 、 《墨子经上》-勇志之所以敢也。 、 《国语·周语》-勇,文之帅也。 、 《左传·昭公二十年》-知死不辟,勇也。 、 清·林觉民《与妻书》-勇于就死。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素名勇。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兴甚勇。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勇而多艺。
【组词】
忠勇、 英勇、 勇悍、 勇烈、 勇夫、 勇功、 勇沉、 勇果
2.
【退】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chì),小步。攵(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退,卻也。 、 《仪礼·聘礼》-宾三退负序。 、 《仪礼·乡射礼》-主人少退。 、 《礼记·玉藻》-待坐则必先退席。 、 《孙子·谋政》-不可以退而谓之退。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暑为之退。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攻一时敌退。 、
【组词】
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 退生、 退厅、 退藏于密、 退殿、 退出战斗;退罢、 退散、 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