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3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35:40
词汇“天邑”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天”和“邑”。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天邑”字面意思是指天上的城市或天上的都城。在古代文学中,它常用来形容理想中的、超越尘世的美丽城市,有时也用来比喻皇宫或都城。
“天邑”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天”指天空或神灵所在,“邑”指城市或聚集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固定用来形容理想中的城市或都城。
在中国文化中,“天邑”常与皇权和神圣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皇权的崇拜和对理想城市的向往。
“天邑”这个词汇给人以宏伟、神圣和超越尘世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代都城的壮丽和神秘。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文学时,可能会提及“天邑”来增强描述的深度和美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点缀天邑,每一颗星都是历史的见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宏伟的古代都城,夜晚灯火辉煌,如同天上的城市。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古风音乐,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天上的城市”或“神之城”在不同语言中都有出现。
“天邑”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虽然在现代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和历史研究中仍具有重要价值。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的精髓。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邑】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囗(wé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本义:国)。
古代称侯国为邑。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敞邑。古国邑通称。”朱骏声通训定声:“《书》‘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谓国。”-邑,国也。 、 《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
【组词】
敝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