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2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26:30
词汇“媒姥”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媒姥”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媒人”或“媒婆”,即在传统社会中负责撮合婚姻的人。在中文中,“姥”有时也用来指代年长的女性,因此“媒姥”可能特指年长的女性媒人。
在文学作品中,“媒姥”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传统的角色,她的形象往往是智慧、经验丰富的,同时也可能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可能仍有使用。
“媒姥”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对媒人的称呼,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常用“媒人”或“媒婆”来指代这一角色。
在**传统文化中,媒人在婚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模式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由恋爱成为主流,媒人的角色逐渐淡化。
提到“媒姥”,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传统、保守的婚姻观念,以及那些在传统社会中默默工作的女性角色。
在现代社会,虽然媒人的角色不如以往重要,但在某些地区或文化中,媒人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重视传统婚姻*俗的社区。
在创作中,可以将“媒姥”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角色,代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或者在故事中作为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在视觉上,“媒姥”可能让人联想到穿着传统服饰、面带微笑的年长女性形象。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传统婚礼上的喜庆音乐。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角色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形象,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的“matchmaker”。
“媒姥”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婚姻文化及其变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文化深度的认识。
1.
【媒】
(形声。从女,某声。本义:婚姻介绍人,媒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媒,谋也。谋合二姓。 、 《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县令遣媒来。
【组词】
媒人婆迷了路儿,没的说了、 媒人婆拾马粪,越发越晒、 媒红、 媒钱、 媒伯、 媒姥
2.
【姥】
(形声。从女,老声。本义:老年妇女的俗称)。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姥,老母,或作姆,女师也。 、 《晋书·王羲之传》-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 、 《世说新语》-未至十余里,有一客姥,居店卖食。
【组词】
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