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8:44
“千真万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千个真实,一万个确凿”,用来形容事情的真实性极高,无可置疑。这个成语强调了事情的真实性和确凿性,通常用于强调某件事情的真实性不容怀疑。
在文学作品中,“千真万确”常用于强调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增强叙述的可信度。在口语交流中,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强调自己所说的话是真实无误的。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新闻报道等,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强调事实的确凿性。
同义词:确凿无疑、真实无误、真实可靠 反义词:无稽之谈、虚假不实、空穴来风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强调的重点不同,但都指向事情的高度真实性。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事情的不真实或不可信。
“千真万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常用的夸张手法,通过“千”和“万”这样的数量词来强调事情的真实性和确凿性。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一直保持着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文化中,强调真实性和诚信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千真万确”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和正式文书中经常被使用,以增强信息的可信度。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可靠的情感反应。在使用时,它能够增强说话者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同时也让听者感到安心,因为信息被认为是真实无误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学术报告中使用过“千真万确”来强调研究数据的真实性,以增强听众对报告内容的信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千真万确,星辰不欺夜空,岁月见证,真爱无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张展示历史证据的照片,如古老的文献或考古发现,这些都能让人联想到“千真万确”的含义。在听觉上,严肃的新闻播报声或法庭上的证词陈述,都能引发这种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bsolutely true”或“beyond any doub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事情的高度真实性和确凿性。
“千真万确”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强调了事情的真实性,还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提升沟通的效果,增强说服力。
这个南乡人,还说这个新闻是千真万确的。
我是从何营长的小公馆里得来的。营长的姨太太已经避到县里去了。还是雇的王麻子的船,~!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真】
(会意。小篆字形,从华(huà),从目,从乚(yǐn),从八。《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匕,变化。目,眼睛。乚,隐藏。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同本义。旧时所谓仙人。
【引证】
《说文》。按:六经无真字-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 《庄子·列御寇》-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 《列子·天瑞》。注:“太虚之域。”-归其真宅。 、 《庄子·大宗师》-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组词】
真人府、 真仙、 真君、 真味
3.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4.
【确】
(形声。左形,右声。本作“碻”、“塙”。本义:坚固)。
同本义。
【引证】
《庄子·应帝王》-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 《易·乾卦》-確乎其不可拔。 、 《易·系辞下》-夫乾確然,示人易矣。 、 《易·乾》-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