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4:36
扒手:指专门在公共场所(如公交车、市场、商场等)偷窃他人财物的人。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通过扒(即用手轻轻地抓取或移动)的方式进行偷窃。
“扒手”一词源于汉语,其中“扒”字最初指用手或工具轻轻地抓取或移动物体,后来引申为偷窃行为。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和使用场景有所扩展。
在许多文化中,扒手被视为社会问题的象征,反映了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在一些社会中,扒手的行为被严厉打击,而在另一些社会中,扒手可能被视为社会底层人物的无奈选择。
提到扒手,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不安全、恐惧和警惕。这个词汇唤起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与财产损失和个人安全威胁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通过分享自己或他人的经历来提醒他人注意扒手,例如在旅行时特别小心财物。
在诗歌中,扒手可以被描绘成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人物,既是社会的边缘人,也是城市故事的一部分。
在不同语言中,扒手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都是指在公共场所进行偷窃的人。例如,英语中的“pickpocket”与“扒手”含义相近。
通过对“扒手”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以及它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还承载着人们对安全、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类词汇对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1.
【扒】
用手或用工具把东西聚拢或散开。
【引证】
《金瓶梅》-姐夫,去请你爹进来扒口子饭。
【组词】
扒草;把枯树叶扒在一起
从别人身上摸窃财物。
【引证】
巴金《我的哥哥李尧林》-他送给我一只旧怀表…不知道它是在什么时候给扒手拿走的。
【组词】
扒钱包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