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2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21:39
“十样锦”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十种不同的锦缎或织物。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景象。
在文学中,“十样锦”常用来形容景色的丰富多彩,如“花园里百花齐放,真是一片十样锦”。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多样性,如“这家餐厅的菜单真是十样锦,什么都有”。在专业领域,如纺织业,它可能特指十种不同的织物或图案。
同义词: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五花八门 反义词:单调、单一、千篇一律
同义词中,“五彩缤纷”强调色彩的丰富,“琳琅满目”强调物品的多样,“五花八门”强调种类的繁多。反义词则强调缺乏变化和多样性。
“十样锦”一词源于**古代,最初指十种不同的锦缎,后来扩展到形容任何多样性的事物。在语言的发展中,它逐渐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比喻词汇。
在文化中,“十样锦”常用来形容繁荣和多样性,反映了人对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十样锦”给人以丰富、多彩、繁荣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了热闹的市场、繁华的街道和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家特色餐厅的菜单上看到“十样锦”这个词,形容菜单上各种风味的美食,让人感到非常期待和兴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花开十样锦,人间四月天,美不胜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中各种颜色的花朵争奇斗艳,形成一幅“十样锦”的景象。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热闹的市场中各种声音交织,形成一种“十样锦”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kaleidoscope of colors”或“a smorgasbord of choices”,都强调了多样性和丰富性。
“十样锦”这个词汇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让我能够更生动地描述多样性和丰富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比喻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蜀时制十样锦,名: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蘘荷。
我有一方大红~缎子,也照依姐姐描恁一双儿。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样】
(形声。从木,羕(yàng)声。本义:栩实,字亦作橡)。
假借为“像”。式样。
【引证】
唐·白居易《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组词】
样银、 样儿、 样子间、 样米、 样物、 样度、 样当、 样制、 样钱
3.
【锦】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汉襄邑县贡织文。”-锦,襄邑织文。 、 《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皆奉玉锦束请觌。 、 《礼记·中庸》-衣锦尚絅。 、 《诗·秦风·终南》-锦衣狐裘。
【组词】
锦囊、 锦衾、 锦帆、 锦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