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8:54
由于“[指言]”这个词汇在标准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假设它是一个较为抽象或文学性的词汇。
“指言”可能指的是指向性的言论或话语,即那些明确指向某个对象、**或概念的言论。它可能强调言论的针对性或具体性。
由于“指言”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一个现代创造的词汇,用于强调言论的指向性。
在强调****和表达精确性的文化中,“指言”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表达方式。
“指言”可能让人联想到直接、有力的沟通方式,给人以清晰、明确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需要明确表达观点或批评时使用“指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指言,如利箭穿透夜的寂静,唤醒沉睡的真理。”
“指言”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演讲者在台上清晰、有力地表达观点的画面,或是听到一个坚定、有力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指言”作为一个强调指向性的词汇,在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需要明确、直接沟通的场合。它帮助人们更有效地传达思想和观点。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