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6:40
词汇“屠戮”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屠”和“戮”。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屠戮”字面意思是指的杀戮或屠杀,通常指的是残忍或无差别地杀害大量人或动物。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常用于描述战争、暴行或灾难中的死亡**。
“屠”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是宰杀牲畜,后来引申为杀害。“戮”字古已有之,意为杀戮。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强化了杀戮的规模和残忍性。
在**历史上,“屠戮”一词常与战争、暴政和灾难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和平与生命的珍视。
提到“屠戮”,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血腥、暴力和死亡,带来强烈的负面情感反应,如恐惧、悲伤和愤怒。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新闻报道或历史学*中,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暴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屠戮”来象征战争的残酷:
血染大地,屠戮声声, 和平之梦,何处寻踪?
视觉上,“屠戮”可能让人联想到战场上的尸体和血迹;听觉上,可能让人想象到枪声、哭喊和哀嚎。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ssacre”或“slaughter”,它们在意义和情感色彩上与“屠戮”相似。
“屠戮”是一个强烈的负面词汇,用于描述极端的暴力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信息,同时也提醒我们珍视和平,反对暴力。
1.
【屠】
(形声。从尸,者声。“尸”,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与人有关。本义:宰杀牲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屠,刳也。 、 《六书故》-屠,刳剥畜牲也。 、 《史记·樊哙列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 、 《后汉书·何进传》-进自屠羊。 、 《史记·魏公子列传》-屠者朱亥。 、
【组词】
屠沽、 屠狗、 屠杀、 屠肆、 屠工、 屠牛
2.
【脍】
(形声。从肉,会声。本义:细切的肉、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脍,细切肉也。 、 《礼记·内则》-肉腥细者为脍。 、 《汉书·东方朔传》-生肉为脍。 、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组词】
脍切
把鱼、肉切成薄片。
【引证】
张昭远《旧唐书》-飞刀脍鲤。
【组词】
脍鲤;脍刀、 脍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