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4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7:44
词汇“函道”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出发。
“函道”一词的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信函的传递途径”或“通过信函进行交流的方式”。然而,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确定。
由于“函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可能会提到“函道”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在现代语境中,该词汇可能出现在与历史、邮政系统或古代通信方式相关的专业文献中。
“函”字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信函或文书,“道”字则有途径或方式的含义。因此,“函道”可能是由这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信函传递的途径或方式。
在古代**,信函是重要的信息传递手段,尤其是在官方和学术交流中。因此,“函道”可能与古代的信息传递系统和社会结构有关。
由于“函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然而,对于研究历史或古代通信方式的人来说,该词汇可能唤起对古代社会和技术的兴趣。
由于“函道”不是一个日常使用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函道”融入到描述古代通信方式的场景中,例如:
由于“函道”与古代通信方式相关,可以联想到古代的驿站、信使和马蹄声,以及信函在手中传递的画面。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函道”的词汇,但可以找到描述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文中的“mail route”或“communication channel”。
“函道”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使用场景较为有限。在学*该词汇时,重要的是理解其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并将其与古代通信方式和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尽管该词汇在现代语言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语言的历史和文化层面,对于深入了解语言的演变和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价值。
1.
【函】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圅,舌也。 、 《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若合而函吾中。 、 《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圅。 、 《广雅·释亲》-噱,圅舌也。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