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0:2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0:28:29
词汇“传名”在中文中的基本定义是指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传播某人的名声或事迹。这个词汇通常涉及到将某人的成就、品德或故事传递给他人,以便让更多的人知道和记住这个人。
“传名”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传”字意为传递、传达,“名”字意为名声、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传名”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立德、立功、立言”相联系,强调通过个人的行为和成就来留下好的名声。
“传名”这个词给我带来积极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被后人记住和尊敬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的教学方法和人格魅力在学校里传名,许多学生都深受其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传名”:
在岁月的长河中,
他的诗篇传名,
如同星辰照亮夜空,
永不消逝的光芒。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者在树下讲述英雄的故事,周围的孩子聚精会神地听着,这个场景让人联想到“传名”的视觉形象。
在英语中,“传名”可以对应为“spread one's fame”或“make a name for oneself”,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传名”这个词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关于名声的传播,也涉及到个人成就和历史记忆的传承。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传名”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