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0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06:14
词汇“王功”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它。以下是对“王功”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王功”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王的功绩”或“王者的成就”。在这里,“王”指的是君主或统治者,“功”则指的是成就、功绩或贡献。
由于“王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历史文献中,它可能用来描述某个君主的伟大成就或对国家的贡献。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象征权力和荣耀。
“王功”这个词组可能是由“王”和“功”两个字组合而成,没有特定的词源故事。在古代汉语中,“王”和“功”都是常用字,组合起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君主的功绩常常被强调和赞扬,因此“王功”可能与尊崇和荣耀的观念相关联。
提到“王功”,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伟大君主和他们的辉煌成就,带来一种庄严和崇高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王功”这个词汇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政治话题时,可能会提及某些领导人的“王功”。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王功”来描绘一个英雄或领袖的伟大事迹:
在那遥远的年代,
王功如星辰般璀璨,
照亮了黑暗的夜空,
引领着人民前行。
提到“王功”,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宫殿、王座和权杖等视觉元素,以及庄严的进行曲或赞歌等听觉元素。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oyal achievement”或“monarch's accomplishment”,用来描述君主的成就。
“王功”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