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3:13
创口 的字面意思是指身体表面因外伤或手术而形成的开口或裂口。它通常涉及皮肤和/或黏膜的损伤,可能伴有出血、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创口 一词源于古汉语,字面意思是“创造的口”,随着医学的发展,其含义逐渐固定为身体表面的损伤。
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待创口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某些文化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传统草药而非现代医学方法。
创口 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因为它通常与疼痛和不适相关联。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一次不小心割伤手指,留下了创口,这次经历让人更加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安全。
在诗歌中,可以将创口比喻为心灵的裂缝,如:“心灵的创口,深邃如夜,唯有爱能缝合。”
看到创口,可能会联想到消毒水的气味和绷带的白色;听到创口,可能会想到医生的指令或伤口愈合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wound”和西班牙语中的“herida”,虽然指的都是身体损伤,但在具体用法和隐喻上可能有所不同。
创口 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指代物理伤害,还可能象征更深层次的情感或社会创伤。了解其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创】
始造。
【引证】
《广雅》-创,始也。 、 《国语·周语》。注:“造也。”-以创制天下。 、 《孟子》-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 顾炎武《复庵记》-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组词】
首创;草创;创行、 创垂、 创基、 暂创一室;创造、 创建
惩治。
【引证】
《书·益稷》。传:“惩也。”-矛创若时。 、 《汉书·冯奉世传》。注:“谓惩惧也。”-羌虏破散创艾。
【组词】
创惩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