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1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5:41
词汇“崩倾”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崩”和“倾”。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崩倾”进行深入分析。
“崩倾”字面意思是指物体因失去支撑而倒塌或倾斜。基本含义通常与结构的不稳定、崩溃或倾覆有关。
“崩”字古已有之,原指山崩,后泛指物体的倒塌。“倾”字则有倾斜、倾覆之意。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崩倾”这个词汇,用以描述更为严重的倒塌或倾覆状态。
在文化中,“崩倾”常与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负面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稳定和安全的渴望。
“崩倾”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突然和不可控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灾难和混乱,引发人们的恐惧和不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崩倾”这个词,但在描述某些突发或灾难时,这个词能够准确传达出的严重性和破坏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崩倾”来描绘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危险,如“山岳崩倾,江河倒流”。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山体滑坡、建筑倒塌的画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物体倒塌时的巨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llapse”或“topple”,它们在描述物体或结构的倒塌时与“崩倾”有相似的含义。
“崩倾”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现象,也常常被用来比喻社会和心理状态的崩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精确。
1.
【崩】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
【组词】
山崩地裂
2.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