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5:15
词汇“晏息”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晏息”进行深入分析:
“晏息”字面意思是指晚间休息或安睡。其中,“晏”字有晚、迟的意思,“息”则是休息、安息的意思。因此,“晏息”合起来就是指在夜晚较晚的时候休息。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晏息”常用来描述人物在夜晚的休息状态,尤其是在较为宁静或安详的夜晚。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睡觉”、“休息”等词汇。
“晏息”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频率在现代汉语中大幅下降,主要保留在一些古文或诗词中。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更为简洁明了的词汇来表达相同的概念。
在古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较慢,夜晚的休息被视为一天中重要的时刻。因此,“晏息”一词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反映了古代人对夜晚休息的重视。
“晏息”一词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休息的舒适。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怀旧情感。
由于“晏息”一词较为古雅,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然而,在阅读古文或诗词时,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境和情感。
在创作一首关于夜晚的诗时,可以使用“晏息”来增添古雅的氛围: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
晏息于静谧的庭院。
心随月光,梦随风,
在这宁静的夜晚。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夜晚宁静庭院的画面,月光洒在安静的庭院中,人们晏息其中。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夜晚的虫鸣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吠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晏息”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夜晚休息的词汇在各种语言中都存在。
“晏息”是一个富有文化色彩的古雅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夜晚休息的重视和宁静安详的生活态度。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1.
【晏】
(形声。从日,安声。本义:晴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晏,天清也。 、 《小尔雅》-晏,明也。 、 杨雄《羽猎赋》。注:“无云之处也。”-于是天清日晏。 、 《淮南子·缪称》。注:“无云也。”-鶤日知晏阴蜡知雨。 、 《汉书·郊祀志上集》注-日出清济为晏。
【组词】
晏日、 晏阴、 晏温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