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2:4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43:14
词汇“崄远”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崄”和“远”。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崄远”字面意思是指地势险峻且距离遥远。其中,“崄”指的是地势险峻,难以攀登;“远”则表示距离上的遥远。
在文学作品中,“崄远”常用来形容山川的险峻和偏远,如“崄远之地,人迹罕至”。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地理环境或旅途时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探险领域,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特定的地形或探险目标。
“崄”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主要用来形容地势的险峻。而“远”字则是一个基本词汇,表示距离上的远。两字组合成“崄远”,强调了地理环境的险峻和偏远。
在**传统文化中,崄远之地往往被赋予神秘和未知的色彩,常在文学作品中作为探险或隐居的背景。
提到“崄远”,可能会联想到孤独、挑战和未知。这种词汇往往带有一种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探险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规划旅行或讨论地理知识时可能会用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崄远山川,云雾缭绕,心之所向,步履不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险峻山峰的画面,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和壮丽的感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山谷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形容词组合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崄远”这个词在描述地理环境和心理感受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物理上的距离和难度,还蕴含了文化和情感的深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崄】 (嶮)。
2.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