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0:0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0:08:41
词汇“史撰”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史”和“撰”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史撰”字面意思是指编写历史书籍或记录历史的行为。其中,“史”指的是历史,即过去发生的和事实;“撰”则是撰写、编写的意思。因此,“史撰”可以理解为对历史资料的整理、编纂和记录。
“史撰”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代,历史记录和编纂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因此“史撰”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就有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历史记录一直被视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因此,“史撰”在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也是对未来的启示。
“史撰”一词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深远,以及历史学家对真相的追求和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我对某个历史**感兴趣,我可能会尝试进行一些“史撰”工作,比如整理相关的历史资料,撰写文章或制作视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史撰”:
岁月如梭,史撰成篇,
千年往事,一页页翻。
“史撰”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图书馆、泛黄的书籍和安静的书写声。视觉上,可能会想到历史学家的书桌,上面堆满了古籍和笔记。听觉上,可能会听到笔尖在纸上滑动的沙沙声。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史撰”可以对应为“historiography”或“historical writing”,虽然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都是指对历史的编写和研究。
通过对“史撰”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历史学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也是对未来的启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对历史的理解和尊重。
1.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2.
【撰】
(形声。从手,巽(xùn)声。本义:写作,纂集成整体)。
同本义。
【引证】
杜甫《洗兵马》-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
【组词】
撰文、 撰次、 撰刻、 撰修、 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