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6:38
力主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极力主张”或“坚决主张”。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对于某个观点或行动方案持有强烈的态度,并且积极推动其实现。
在不同的语境中,“力主”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强度的不同。例如,“主张”可能较为中性,而“力主”则带有更强烈的积极推动意味。
“力主”一词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字面组合“力”和“主”分别表示力量和主导,合起来即表示用力量去主导某事。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就有“力主”一词的记载。
在中国文化中,“力主”常常与领导力、决策力和行动力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它反映了个人或集体对于目标的坚定追求和积极态度。
“力主”一词给人以积极、坚定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领导者的形象,以及对于目标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需要“力主”某个观点或行动的情况,比如在团队项目中推动某个创新方案的实施。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力主春风,吹散寒冬的阴霾,带来新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领导者站在讲台上,坚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有力的演讲声音,充满说服力。
在英语中,“力主”可以对应为“advocate strongly”或“insist on”,在不同文化中,这种强烈主张的行为都是普遍存在的。
“力主”是一个表达强烈主张和积极推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在语言表达中更加准确和有力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1.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
2.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