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3:50
枯凋: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植物因失去水分而变得干枯、凋谢。基本含义是指生命力的丧失或衰败,常用来形容植物、花朵等自然界中的物体,也可以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的衰落、衰退。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枯凋”常用来描绘季节的变迁,如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枯枝,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枯凋”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可以用其同义词或相关表达来描述类似的情境。 专业领域:在植物学或园艺学中,“枯凋”用于描述植物因病害、缺水等原因导致的死亡或衰败。
同义词:凋零、枯萎、衰败、凋谢 反义词:茂盛、繁荣、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枯凋”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枯”和“凋”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干枯和凋谢。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且含义基本保持一致。
在**文化中,“枯凋”常与季节变迁、生命无常等主题相关联,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循环和生命周期的认识和感慨。
“枯凋”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悲伤、凄凉或感慨。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逝去美好的怀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花园中看到一些因干旱而枯凋的花朵,这让我意识到自然环境的脆弱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枯凋的玫瑰,诉说着逝去的爱情,风中飘散的,是那不复返的青春。”
视觉:枯凋的树木、干枯的花朵,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 听觉:风吹过枯枝的声音,可能让人感到一种寂静和哀伤。
在英语中,“枯凋”可以对应为“wither”或“wilt”,它们在描述植物衰败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枯凋”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植物的衰败,也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和理解。
1.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2.
【凋】
(形声。从仌(bīng),周声。“仌”,冻的意思。本义:草木衰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凋,半伤也。 、 《广雅》-凋,伤也。 、 《战国策·秦策》-为其凋荣也。 、 《思元赋》。注:“落也。”-卉既凋而已育。
【组词】
凋萎、 凋瘁、 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