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4:42
动眼神经: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是人体第十二对脑神经,属于神经,主要负责控制眼球的和调节瞳孔的大小。它起源于中脑,分为两支,一支负责眼球的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的**,另一支则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调节瞳孔的收缩和晶状体的调节。
在医学专业领域,动眼神经是一个精确的解剖学术语,用于描述神经系统的特定部分。在日常口语或文学作品中,该词汇可能不会直接出现,但与之相关的症状或疾病(如动眼神经麻痹)可能会被提及,用以描述视觉障碍或眼球**异常。
同义词:第三对脑神经(Third Cranial Nerve)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考虑与感觉神经(如视神经)相对比。
动眼神经的命名源于其功能,即控制眼球(Oculo-)的**(Motor)。在医学术语中,这种命名方式强调了神经的具体作用和位置。
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动眼神经的知识对于诊断和治疗眼部及脑部相关疾病至关重要。在社会文化层面,公众可能通过健康教育或媒体报道了解到动眼神经相关的健康问题。
动眼神经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可能不会直接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但它与视觉健康和脑部功能紧密相关,因此在讨论与之相关的疾病或治疗时,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动眼神经的知识可能不常被直接应用,但在健康相关的讨论或决策中,了解这一神经的功能和可能的疾病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在创作中,动眼神经可以作为一个象征,代表视觉的力量或心灵的窗户,例如在诗歌中可以这样写:“他的眼睛,动眼神经的舞者,捕捉着世界的每一束光。”
动眼神经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医学插图或解剖模型,展示其复杂的结构和路径。听觉联想可能涉及医学讲座或教育视频中对动眼神经功能的解释。
在不同语言中,动眼神经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解剖位置是普遍一致的。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动眼神经被称为“nervio oculomotor”。
动眼神经作为一个精确的医学术语,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动眼神经的功能和相关疾病,有助于提高对视觉健康和脑部功能的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专业术语可以增强在特定领域的沟通能力。
1.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2.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
3.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
4.
【经】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引证】
《韩非子》-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 、 《中国歌谣资料》-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