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2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27:07
投鞭断流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把马鞭投入河流中,使水流中断”。基本含义是指军事力量强大到可以轻易控制自然界的现象,比喻力量极其强大,能够轻易控制或改变事物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军队或个人的力量非常强大,能够轻易克服困难或敌人。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的能力或影响力。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历史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具体分析某个历史**中的军事力量对比。
同义词:势不可挡、力大无穷、所向披靡 反义词:力不从心、势单力*、无能为力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投鞭于河,足断其流。”原意是指将马鞭投入河中,足以使水流中断,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力量极其强大的比喻。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军事或政治上的强大力量,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军事力量的重视和敬畏。
这个成语给人以力量和威严的联想,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权力和控制的深层次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领域中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情况,如商业竞争、体育比赛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笔下,文字如投鞭断流,震撼人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支强大的军队跨越河流的场景,水流因他们的到来而中断。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战鼓和马蹄声,增强力量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ve mountains”(移山),也是用来形容极大的力量和能力。
投鞭断流 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力量感,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压倒性的优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深度。
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东晋初年,前秦的势力日趋强大,苻坚即位后一心想消灭东晋统一全国,他在朝会上就亲征问题听取大臣们的意见。秘书监朱彤坚决支持,而左仆射权翼说晋有长江天险,不能进攻。苻坚说我们百万雄师把马鞭投到长江里就可以把长江断流
人民解放军以~之势跨跃长江天险。
1.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2.
【鞭】
(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
同本义 泛指鞭子。
【引证】
《说文》-鞭,驱也。 、 《国语·晋语》-其左执鞭弭。 、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乐府诗集·木兰诗》-北市买长鞭。 、 唐·李白《赠友人》-骏马不劳鞭。
【组词】
鞭影、 鞭镫、 鞭弭
3.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
4.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