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5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5:13
俗语。
1.
【鄙】
(形声。从邑,啚(bǐ)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鄙,五酂为鄙。 、 《周礼·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 、 《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县都之治。 、 《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以八卿治都鄙。 、 《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命司徒,循行县鄙。
2.
【谚】
(形声。从言,彦声。本义:谚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谚,传言也。字亦作喭。 、 《礼记·大学》-故谚有之曰。 、 《国语·越语》。注:“谚俗之善谣也。”-谵有之曰。 、 《左传》-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史记·货殖列传》-谚曰。
【组词】
农谚;谚言、 “无知便是福”是个古谚
慰问死者家属。 同: 唁
【引证】
《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丧言亦不及文,故吊亦称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