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7:0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7:01:30
词汇“招尤”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含义来进行分析。假设“招尤”意为“招致责备或怨恨”,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招尤”字面意思是指招致他人的责备或怨恨。其中,“招”意味着引起或招致,“尤”通常指责备或怨恨。
由于“招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假设的词源可能来自于“招”和“尤”两个字的组合,表示招致责备。
在强调集体和谐与避免冲突的亚洲文化中,避免“招尤”可能被视为一种社交智慧。
该词汇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担忧、不安,因为它涉及到招致他人的不满或批评。
在个人生活中,避免做出可能“招尤”的行为,如在团队中避免独断专行,可能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招尤”来表达一种因行为不当而引起的内心愧疚或外界批评。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群愤怒的人面前,这群人因为他的行为而指责他。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招致怨恨”或“引起不满”在多种语言中都存在。
尽管“招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了解其含义可以帮助我们在特定情境下更准确地表达意图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类词汇的细微差别有助于提升沟通的精确性和深度。
1.
【招】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招,手呼也。 、 《楚辞·招魂序》-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 、 《史记·项羽本纪》-招樊哙出。 、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组词】
招迎、 招求、 招招、 招诱、 招护、 招应
2.
【尤】
(形声,小篆字形,从乙,又声。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受到阻碍,则显示出它的优异。本义:最优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此字当之猶之古文,犬子也。-尤,异也。 、 《小尔雅》-尤,怪也。 、 《广雅》-尤,异也。 、 《左传·昭公八年》。注:“异也。”-夫有尤物。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服注:“甚也。”-而视之尤。 、 《管子·侈靡》。注:“殊绝也。”-然有知强弱之所尤。 、 《庄子》-夫子,物之尤也。
【组词】
尤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