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2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25:48
“好乖”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尤其是儿童)表现得很听话、顺从、乖巧。字面意思可以拆解为“好”表示“优秀”或“良好”,“乖”表示“顺从”或“听话”。因此,“好乖”整体上传达了一种积极、正面的评价。
在不同的语境中,“好乖”的使用有所不同:
“好乖”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好”和“乖”在汉语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好乖”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尤其是在儿童教育中。
在**文化中,“好乖”常常与传统的教育观念相联系,即孩子应该听话、顺从。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儿童行为的期望和规范。
“好乖”通常带有一种温馨、亲切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可爱、懂事的孩子,以及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和期望。
在个人经历中,我记得小时候如果表现得“好乖”,父母会给予额外的奖励或表扬,这让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小猫好乖,蜷缩在温暖的角落,梦里追逐着星光。”
“好乖”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如孩子在安静地读书或玩耍,背景音乐可能是柔和的钢琴曲。
在英语中,“好乖”可以对应为“well-behaved”或“obedient”,但这些词汇可能缺乏“好乖”所带有的亲切和温馨感。
“好乖”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人的行为,还传递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好乖”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汉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背景。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乖】
(会意。小篆字形,象羊角形,从“北”。从“北”,取其分背的意思。本义:背离,违背,不和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乖,戾也。 、 《贾子道术》-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 、 《楚辞·怨世》-吾独乖刺而无当兮。 、 《广雅》-乖,背也。 、 《左传·昭公三十年》-楚执政众而乖。 、 晁错《论贵粟疏》-上下相反,好恶乖迕。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 、 汉·王充《论衡·薄葬》-今墨家非儒,儒家非墨,各有所持,故乖不合。
【组词】
乖礼、 乖角、 乖贰、 乖背、 乖则